醫療專欄

2025.03.17

腕隧道症候群

文/臺北市立關渡醫院 護理部

一、什麼是『腕隧道症候群』:
腕部的「正中神經」受到壓迫引起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。造成壓迫的原因相當多,如:手部長期水腫、手腕長期處在同一個姿勢下造成肌肉發炎腫大,或手部骨折後有骨頭插入腕隧道,造成壓力等情況下。症狀的發生是漸進式的,隨著時間越久疼痛感就會越嚴重。常見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或學生、中年家庭主婦、職業上手部重複性動作的人等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危險群。

二、典型的症狀:

  •  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甚至至無名指,感覺異常、麻木刺痛或燒灼。
  •  疼痛的地方在手部、手腕,有時在前臂。
  •  疼痛的情形在晚上會變得更嚴重,有時會影響睡眠。

嚴重時手部和手指會虛弱無力。有時會有脹痛的感覺,這種麻的感覺常在睡眠中或剛睡醒時較易發生。而這些症狀常在手部做一些重複性的動作時會加劇,例如在包裝、縫紉、打字時、洗頭、騎機車,有時痛的感覺會傳到手指,前臂或肩膀上。嚴重時手會呈現肌肉無力
或萎縮現象。

三、居家保健:

  1. 儘量讓腕部多休息,避免過度活動或快速的動作,尤其是重覆性及過於使用手腕的動作,如:用手搓洗衣物、擰毛巾、甩手、手枕在頭下睡覺、提重物….等。
  2. 可使用護腕,防止腕關節過度活動,夜間一定要使用,日間可自行斟酌,一般至少需戴三個月以上,始可見到成效。
  3. 給予局部熱敷,可改善血液循環、緩解疼痛。
  4. 夜間應少喝水,以避免肌腱及關節腫脹,而使症狀加重。
  5. 儘早求醫,此病症包括:內科治療及手術治療,其治癒率極高,如果延誤治療時機而導致肌肉萎縮….等,則會使治癒的效果降低。

參考資料: 關渡醫院衛教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