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長專欄

2024.05.31

「關渡學」與「皇后鎮」台灣與新加坡推動健康長壽社區

聯合報/ 記者沈能元/台北即時報導

因應全球人口結構變化,各國關注高齡健康長壽議題,國內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為此領域的翹楚,領導「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」(TIGER),並將研究落實在台北市關渡社區,讓居民在健康長壽獲得初步成果,這是真正的「台灣之光」,其成果更吸引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重視,特別於今、明兩天派代表團來台參訪,並參加由台北榮總舉辦的「台灣新加坡健康長壽高峰論壇」,希望台灣經驗與新加坡經驗能充分交流。

台灣整合高齡照護研究(TIGER,Taiwan Integrated Geriatric Care Study),為整合疾病管理與失能、失智預防為服務基礎,證明可以改善生活品質、預防失能、預防失智、提升慢病管理品質、提升健康服務價值的成效。藉由體力、腦力、營養、社交學習等全方位強化,進而與慢病管理及預防保健結合,透過實體活動據點與科技平台整合,逐步形成「關渡學人」的生活型態,逐步邁向健康長壽的宜居關渡。

此次帶領新加坡國立大學代表團前來的,新加坡國立大學前任副校長,現任人口健康中心執行主任John WONG教授說,新加坡與台灣都面臨人口老化的挑戰,且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非常快速,須在此艱困時刻提出正面作為,健康是多項綜合的結果,包括心理、生理、社會,這應是有目標的長壽及社會福祉,新加坡正推動「皇后鎮」健康社區計畫,期盼民眾健康老化,這須由政府及全社會共同參與。

新加坡因應未來人口老化結構,規畫居民有10萬人的「皇后鎮」社區,以介入醫療、科技、社會參與等,從中設計、了解未來的需要。這個計畫與台灣正進行的「關渡學」十分相似,因此來台交流,其中「關渡學」令新加坡代表團驚艷的有兩大特色。

陳亮恭指出,首先在關渡社區實行的「關渡學」全面導入過去10年的相關研究,並都有相關實證基礎,如社區缺乏強度運動據點等,就會加以開設,並連結醫療服務;其次、「關渡學」與科技結合也令人印象深刻,並導入學校、醫院、產業等資源,並進入實用端,企業可以依照需求,重新設計服務體系及產品,不同於新加坡目前也選出五家企業合作,希望能發展出好的科技方案,也希望國內廠商可以與新加坡團隊合作。

關渡社區落實3年目前已有初步成果,顯示健康餘命已有改變。陳亮恭說,目前依全國健康餘命數據設計公式,以推估未來4、8、12年的沒有死、沒有失能的長壽機率,了解整體性的差別,最新成果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對外公布。

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,陳亮恭院長所帶的台北榮總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團隊,專注於最前瞻的高齡醫學領域,現在新加坡人口也面臨快速高齡化,期盼透過兩國的互相交流、學習,學習到更多的政策及經驗。

完整文章請至:
「關渡學」與「皇后鎮」台灣與新加坡推動健康長壽社區